
中國新聞網24日報導,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首席專家崔凡24日表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3日出席第80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宣布,「作為負責任的開發中大國,中國在世貿組織(WTO)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做出這一鄭重承諾,是中國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為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做出的重大貢獻。
目前,WTO有166個成員,另外還有22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申請加入。開發中成員可以享受特殊和差別待遇是WTO的一項重要制度,是開發中成員的一項重要權利。
崔凡指出,WTO鼓勵開發中成員推動改革、擴大開放。作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隨著自身發展階段和經濟水準的提升,中國一直在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承擔相應的責任,做出更大的貢獻。2024年12月1日起,中國開始對所有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2025年6月11日,中國宣布願通過商簽共同發展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實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在服務貿易國內規制、新冠疫苗智慧財產權豁免等多項WTO談判中,中國通過宣布不尋求特殊和差別待遇,為多個協定的達成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協定開放、自主開放、單邊開放,中國不斷推動高水準開放,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崔凡表示,在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背景下,中國宣布在WTO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體現中國的大國責任和擔當,為多邊貿易體制提供有力的支持。中國的這一承諾是實事求是的,必定是會說到做到的。同時,也需要準確理解中國的這一承諾。2024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34萬美元,大體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作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的事實沒有改變。中國不會放棄自己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中國的這一承諾恰恰是基於自身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作出的承諾。
崔凡強調,中國這一承諾不影響中國享受現有WTO協定中特殊和差別待遇條款的權利。例如,根據WTO《農業協定》和中國加入WTO議定書,中國可以在國內支持方面相對發達成員有更多的政策靈活度;根據授權條款,作為開發中成員,中國有權和其他開發中成員達成優惠貿易安排。這些權利,中國將繼續享受。中國的這一承諾也不影響中國在任何其他國際組織和國際條約中的地位和待遇。
崔凡指出,中國這一承諾是根據自身國情做出的。WTO其他開發中成員可據WTO規則和各自情況維護自身開發中成員地位,享受特殊和差別待遇。中國始終堅定地與WTO廣大開發中成員站在一起,維護開發中成員的正當權益,推動更多發展導向議題的談判取得成果。
崔凡表示,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基礎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中國此舉有利於踐行這些重大理念和全球倡議。特別是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都強調行動導向。中國的行動必將帶動更多的WTO成員,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踐行真正多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