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伦敦讯(记者 张书珍)2025年8月16日,英国剑桥大学的康桥河畔迎来了第二届剑桥中国音乐文化节的开启,音乐文化节的开幕式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教堂隆重举行。
八月十六日晚上的剑桥康河河畔,微风送爽,宁静幽美。夜幕低垂后,这剑桥名校宁静夜空很快就被治愈人的优美音乐声打破了!一台精彩纷呈的“华乐之魂”剑桥中国音乐文化节的音乐会开幕式在康河边拉开了帷幕!
来自英国剑桥当地的市政官员、剑桥大学部分专家学者和音乐爱好者,以及来自伦敦、爱丁堡、约克等地150多名中英嘉宾来到音乐会,聚集在康河畔,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这场中国传统古乐与现代西洋乐相互交融的中西乐曲的精彩演出。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礼拜堂这座16世纪的神圣殿堂里,座无虚席,嘉宾和观众沉滲在美妙绝伦的乐声之中。悠扬的乐声回荡在康桥河畔,中西音乐文化的乐韵在祥和交融中碰撞。这场“华乐之魂”音乐晚会,是由来自中日德的音乐家们与英国当地演奏家携手,共同谱写美妙的华乐之魂的新篇章。
据笔者向剑桥中国音乐文化节创始人兼活动总监—剑桥琴社创办人史杨社长了解到,这台精彩纷呈“华乐之魂”剑桥音乐会能成功亮相剑桥,最重要的一点是得到了剑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本届中国音乐文化节是继去年八月首届“剑桥中国音乐文化节“ 圆满成功举办之后的第二届剑桥音乐文化盛会。这个由剑桥华人社区中心、剑桥琴社和剑桥大学中乐团联合举办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旨在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精髓,并通过音乐媒介,加深中英文化艺术的对话与交流。
在这场“华乐之魂”的音乐会上,史杨社长特邀了剑桥市市长Dinah Pounds女士为音乐会致词,并由她宣布本届音乐文化盛事正式开启。
音乐会在来自古蜀琴都的成都摩诘琴院院长邓丽珠带领的琴院师生齐奏的,庄严而神圣的道教宫观音乐《南清宫》沉静悠远的旋律中开启,空灵的韵律带领听众步入千年古殿,聆听梵音的回响。
接下来由剑桥琴社倾情演绎的古琴名曲《关山月》,观众彷佛能看见浩瀚的夜空下,明月洒照边塞,琴声跨越千山万水的情景交融画面。
第三个节目给观众带来了大大惊喜,原来是由剑桥市市长的 Dinah Pounds 女士带来了一首由她丈夫、作曲家 Adam Pounds 为她创作的作品《奏鸣曲》第二乐章,旋律优美,情感细腻,如同一段温柔的心声。
据音乐会主办方介绍,剑桥市现任市长黛娜 庞兹(Dinah Pounds)她也是职业单簧管演奏家。她这次登台演出是由中国青年钢琴演奏家李劲锋为她伴奏,她与李劲锋先生一起合作演奏了英国作曲家亚当庞兹创作的 《奏鸣曲》第二章,慢板。戴娜 庞兹女士的单簧管演奏清新悦耳,表现力丰富,乐感柔美温暖,音域质感很强。中英音乐家之间通过音符和旋律的交流互动,完美地展现了一次心灵与音乐对话和共鸣。
剑桥市长在参与演出中演奏
市长 Dinah Pounds在剑桥中国音乐文化节的音乐会上致辞
很值得在这里一提的就是,戴娜 庞兹( Dinah Pounds)这个毕业于伦敦音乐学院的音乐家,在其职业生涯中,音乐事业占了很大的比重。她和作曲家丈夫都是音乐从业者,在她任职市长期间,她希望用音乐去团结更多的社区民众,让音乐把大家都凝聚到一起。对这次华人社团举办的“剑桥中国音乐文化节”她更是积极支持亲自参与,用行动促进音乐与文化的传播推广。
接下来的节目,也是非常的出彩:
——有专程从上海来到剑桥的著名古琴斫琴师倪诗韵独奏《释谈章》以及其爱女~青年古琴演奏家倪雨朦的一曲琴歌《归去来辞》,用倪家细腻优美的倪琴带入恬淡纯净又空灵的意境中。
——无弦琴社社长张娜与伦敦青年钢琴家郭鑫弈联手《一生所爱》,深情动人,催人泪下。
——古琴演奏家~旅居德国的成红雨和来自北京,西安和成都的王玉娟、林辰宇、刘子博和子曦夫妇、邓丽珠、李禅、张尚飞、张娜分别用中国最古老历史的弦乐演奏了名曲《醉渔唱晚》、《猿鹤双清》、《阳关三叠》《秋水》《春风》、《广陵散》、《袍修罗兰》之水以及之风、《长相思》、《梅花三弄》、《古舞》等,曲曲表达细腻,意境深远,意境美妙。
——青年即兴钢琴演奏家李劲锋的一曲即兴钢琴组曲《康桥琴缘》将观众深深打动,来自日本的二胡演奏家张鹤与李劲锋钢琴联袂演奏的《战马奔腾》更是把「华乐之魂」推向高潮。
最后一曲耳熟能详的《茉莉花》由剑桥琴社古筝组齐奏、张娜领奏、歌唱家胡英带领两位童声杨艾琳和赵希瞳,为音乐会画上一个温馨甜美的句号。
两小时的开幕式暨《华乐之魂》音乐会就如一场中西音乐文化盛宴,观众和嘉宾沉浸陶醉其中,优美动听的古乐曲给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分享,观众们意犹未尽,给演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不舍离去。
第二天周日(8月17日),中国音乐文化活动在剑桥大学Eddington斯托瑞苑和Auditorium, Fitzwilliam College费兹威廉姆学院音乐厅继续进行。
这天举办的中国音乐文化日丰富多彩,吸引了剑桥当地及附近的不少中外朋友前来参与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音乐文化日以传统节目剑桥醒狮团的舞狮、中国鼓乐以及功夫扇,还有英国阳光腰鼓队的腰鼓拉开了序幕,热闹又喜气。中外友人纷纷参与到艺术厅的各类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义大利裔Peter(一松老师)的书画、舒松的茶艺、王琦的中国结、Lulu的中国剪纸、Lucia的沙画、剑桥琴社的古琴古筝展演,还有汉服艺术摄影⋯,丰富多彩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其乐融融!
主大厅里更是吸引来各方中华音乐文化爱好者,他们专注于聆听中英嘉宾音乐演奏家和汉文化专家的讲座,从不同角度进行交流。
来自德国的成红雨分享了“古琴传统意蕴与跨文化创作” 。来自上海的倪诗韵老师谈谈:“梅庵百年”, 青年古琴演奏家邓丽珠和倪羽朦分别就古琴发展从“流动的大河——古琴艺术的传统与传承” 在综合类高校的发展探索路径”的题目进行了讨论。青年演奏家张娜和刘子博谈论当代古琴学习感想。在北京以公益心推动传承古琴文化的王玉娟分享了“文化传承 公益先行的可行性研究。 剑桥大学华乐团 CUCOS代表Nicholas Wong介绍了华乐团20年来的历程: “漂洋过海,康桥乐声二十载”。Julia Lovell作家兼翻译家和伦敦大学学院(UCL)教授,她来到讲坛交流了“英语世界中的中国文化,过去与现在”,中外友人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
品鉴会结束后的第二场《华乐之魂》音乐会给大家再次带来盛大中西音乐文化洗礼,与前一天晚上的开幕式音乐会一样,全场座无虚席,观众陶醉其中,整天的文化日活动让到场嘉宾感觉收获满满!
剑桥音乐会圆满成功落幕,整个团队的演奏家们继续北上前往爱丁堡艺术节,将在爱丁堡历史悠久的圣卡斯大教堂举办本届音乐节第三场《华乐之魂》音乐会。
最后,剑桥华人社区中心主席孙伟发表感言:“今届剑桥中国音乐文化节太精彩了!音乐无国界,我们通过音乐文化节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很有意义!”
编辑:卢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