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悉尼8月6日電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AIMS)6日發佈研究報告稱,大堡礁珊瑚覆蓋率在過去一年中大幅下降。
該機構當天發佈的《大堡礁珊瑚礁狀況年度總結報告(2024-2025)》顯示,2024年8月至2025年5月期間,研究人員對大堡礁124處珊瑚礁進行調查發現,大堡礁北部區域珊瑚平均覆蓋率從2024年的39.8%降至2025年的30%,中部區域珊瑚平均覆蓋率從33.2%降至28.6%,南部區域珊瑚平均覆蓋率則從38.9%降至26.9%。其中,北部和南部區域珊瑚平均覆蓋率均出現自1986年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大年度降幅。
報告說,此次大堡礁珊瑚覆蓋率大幅下降,主要由於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水溫度過高,造成大規模珊瑚白化,同時也受到熱帶氣旋和“珊瑚殺手”棘冠海星的影響。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首席執行官塞利娜·斯特德(Selina Stead)表示,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愈發頻繁和嚴重,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熱浪正持續對大堡礁造成重大影響。全球珊瑚礁的未來取決於大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良好管控區域內環境壓力,以及制定氣候變化影響下珊瑚礁適應與恢復的方案。
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以東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棲息著豐富的魚類、珊瑚等海洋生物,被譽為“海底的熱帶雨林”。(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