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36天。

週六,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斯洛維揚斯克,俄羅斯飛彈襲擊造成的彈坑景象[阿納多盧通訊社]
2025年7月15日最新進展:

戰況

  • 根據《基輔獨立報》引述當地政府消息,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東部哈爾科夫和蘇梅地區發動無人機攻擊,造成至少一人死亡,21人受傷。
  • 烏克蘭紅十字會表示,攻擊還損壞了蘇梅的建築物,包括一所教育和醫療機構。
  • 根據《基輔獨立報》引述當地官員消息,週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六人,其中包括蘇梅三人,頓內茨克兩人,赫爾鬆一人。
  • 俄羅斯國防部聲稱控制了烏克蘭東部的另外兩個村莊:扎波羅熱地區的馬利尼夫卡和頓內茨克地區的馬亞克。
  • 根據俄羅斯國家塔斯社報道,烏克蘭無人機襲擊造成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兩人受傷,以及烏克蘭扎波羅熱地區卡緬卡-第聶伯羅夫斯卡市一人受傷,該地區部分被莫斯科佔領。
  • 塔斯社報道,另一架烏克蘭無人機擊中了俄羅斯佔領的盧甘斯克克雷明納的一個變電站,並使其著火。
  • 早些時候,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其防空部隊一夜之間在俄羅斯領土以及俄羅斯於2014年吞併的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和黑海上空摧毀了11架烏克蘭無人機。
  • 俄羅斯官員還表示,烏克蘭軍隊週日晚上對俄羅斯控制的紮波羅熱核電站的一個訓練中心發動了無人機襲擊,並補充說「沒有記錄到關鍵」損壞。前一天,聯合國核子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週六晚些時候在該核電廠聽到了數百發小武器射擊聲。
在俄羅斯的夜間空襲後,基輔的烏克蘭人嘗試返回受損的公寓大樓(半島電視台)

武器

  •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華盛頓將向烏克蘭運送「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和其他飛彈,這筆交易將由北約成員國支付。
  •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在白宮與川普一同表示,根據該協議,烏克蘭將獲得「大量」武器。
  • 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表示,他的國家將在資助供應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而該國國防部長表示,柏林和華盛頓將在幾天或幾週內決定是否向基輔運送兩套美國製造的“愛國者”防空系統。
  • 週一早些時候,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批評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稱雖然「似乎」對基輔的供應現在將「由歐洲支付……但事實仍然是,美國對烏克蘭的武器、彈藥和軍事裝備供應仍在繼續」。
川普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新武器,威脅對俄羅斯徵收關稅【英語影片】

政治和外交

  • 川普還表示,如果莫斯科未能在50天內與烏克蘭簽署和平協議,他將對俄羅斯徵收“非常嚴厲的關稅”,包括100%的二次關稅。
  •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對川普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立場表示歡迎,但表示50天的最後通牒「時間太長了,如果我們看到他們每天都在殺害無辜平民的話」。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Telegram上表示,他已與川普通話,並「感謝他願意支持烏克蘭並繼續共同努力製止殺戮並建立持久和公正的和平」。
  • 這位烏克蘭領導人還宣布了內閣大改組,要求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裡登科擔任下一任總理,由現任總理丹尼斯·什米哈爾擔任國防部長。
  • 斯維裡登科表示,烏克蘭正面臨“關鍵時刻”,她的首要任務將是“加強”其經濟,擴大國內支援計畫並擴大武器生產。
  • 美國特使基斯·凱洛格訪問基輔,並與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捷姆·烏梅羅夫舉行了會談。
美國特使凱洛格(右)14日赴基輔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

川普給俄羅斯50天達停火協議 歐盟外長:時間很長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稍早說,若俄羅斯50天內未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祭出極嚴厲關稅。歐盟外長卡拉斯表示,樂見川普展現強硬態度,但給俄國50天期限是「很長」時間。

法新社報導,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告訴媒體:「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對俄羅斯採取強硬立場是非常正面的舉動。但就另一方面來看,若我們考量他們每天都在殺害無辜平民,50天期限是段很長的時間。」

川普稍早在白宮會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時宣布,美國將提供烏克蘭新一輪的武器,並稱如果俄國50天內未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祭出「極其嚴厲的關稅」。

川普告訴媒體,他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感到失望,價值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武器將被運往烏克蘭。

他還指出,「我們將製造最好的武器,並把它們運往北約」,華府的北約盟邦將支付這些武器的費用。

路透社報導,這些武器包含烏克蘭急需的愛國者(Patriot)防空飛彈系統。

川普也在白宮告訴記者:「我們將祭出次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如果我們在50天內沒有達成協議,那很簡單。關稅稅率將會是100%,就是這樣。」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川普稍早本意是說要對俄羅斯實施「次級制裁」(secondary sanction),而非「次級關稅」。

關於「次級制裁」,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解釋,簡而言之,任何繼續跟俄羅斯貿易的國家,其產品銷往美國時都將面臨高額關稅。

烏克蘭政府重大改組,經濟部長斯維裡堅科成新總理人選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4日宣布,他決定提名目前擔任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職務的尤利婭·斯維裡堅科為新總理,取代自2020年起擔任總理至今的傑尼斯·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

澤倫斯基此項決定尚需獲得烏克蘭議會確認。但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議會就已經團結在總統周圍,相信這項總理提名人選不會在議會受到阻礙。

烏克蘭總理的職權通常不涉及軍事戰略。對於三年來一直面對俄羅斯入侵而苦戰的烏克蘭來說,選擇貿易以及經濟專業出身的尤利婭-斯維裡堅科出任政府總理,可能也意在重振飽受戰爭之苦的烏克蘭經濟,在嚴重依賴西方盟友的軍事和經濟支援,而美國的烏克蘭政策搖擺不定的背景下,加強自身的經濟韌性。斯維裡堅科14日得知提名後在社群媒體上一方面感謝總統澤倫斯基委以重任,另一方面也表示,烏克蘭正處於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倘若提名獲得議會確認,新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將是鞏固烏克蘭的經濟潛力,並加速烏克蘭的武器製造速度。

年僅39歲的尤利婭·斯維裡堅科自2019年進入澤連斯基總統的執政團隊以來,幾年之內已經成為該團隊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尤其是在2025年2月底,總統澤倫斯基與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在全球媒體聚光燈下不歡而散之後,是擔任第一副總理和經濟部長的斯維裡堅科很快前往華盛頓,挽回了當時幾乎破裂的美國與烏克蘭礦產開發協議談判。既讓川普得以平息怒氣,也讓烏克蘭得以繼續擁有美國的支持。

幾年之內,尤利婭·斯維裡堅科擔任重任的能力顯然早已獲得廣泛認可。 2023年,時任拜登政府的貿易部長雷蒙多就對她十分賞識,認為尤利婭·斯維裡堅科是烏克蘭人民的韌性的典型代表。雷蒙多當時在《時代》周刊的文章中表示,有像她這樣既年輕,又有學識,有決心的領導人,烏克蘭戰後的未來不可小覷。

的確尤利婭·斯維裡堅科與澤連斯基一樣,都是在俄烏戰爭的洗禮中成長的新生代領導人。她獲得貿易以及經濟學業文憑後,先是在私人領域開始職業生涯。但很快就進入公部門的政務工作,在地方擔任領導工作,主攻經濟。 2019年,澤倫斯基當選總統後,她先擔任政府經貿部副部長。此後在執政團隊中步步高升。 2021年11月時,也就是俄羅斯大舉入侵行動開始前三個月,她晉升為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

曾經與她一起工作的烏克蘭前經濟部長,現任基輔經濟學院院長蒂莫菲·米洛瓦諾夫表示,尤利婭做事效率很高,既能以理服人,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緊張關係,做事非常專業,能始終保持冷靜。

區域安全

  • 瑞典政府任命的一項審查建議,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該國繼續重新思考其安全策略,瑞典前軍事官員在必要時可被召回服役,直至70歲。
  • 丹麥國防部表示,丹麥將向烏克蘭捐贈歐洲生產的衛星設備,以提供「安全穩定的衛星通訊」。
川普稱美國將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防空飛彈【英語影片】

分析

川普為什麼要向普京發出最後通牒

重返白宮後明顯親俄的川普總統似乎失去了對普京的最後一點耐心,週一對俄羅斯發出要求停戰的最後通牒,但願這不是最後的最後 ! 這位宣稱上任後24小時內化解俄烏衝突至今未能止戰的總統似乎終於明白受騙了,這一切都怪他多少有點尊崇的強人普京。普京口頭上答應川普談判,背地裡沒有停止轟炸。普京在應付,普京在拖延,普京終於讓川普憤怒了 ! 他於7月14日敦促俄羅斯50天內終結烏克蘭戰爭,否則將遭致嚴厲懲罰! 川普同時宣布將透過北約大規模武裝烏克蘭。

川普週一在白宮當著北約秘書長呂特講述了令人驚愕的一幕:他提到與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的一次交流。 「我以為我與普京達成了四次協議…我回家後對第一夫人說:『我今天和弗拉基米爾談過了,我們的談話很愉快』。她說,『哦,真的嗎?另一個城市的幼兒園剛剛遭到襲擊』。

幾週來,川普對普京累積的失望終於爆發了出來,這個星期一,他在白宮橢圓形白宮室對北約秘書長呂特說:「我對普京總統很失望,因為兩個月前我以為我們會有一個停火協議,但現在看來並沒有實現」。 “因此,我們將對莫斯科的盟友徵收次級關稅”。莫斯科的盟友是誰,中國?北韓還是伊朗?川普的意思是指的那些透過規避制裁滋養俄羅斯戰爭經濟的國家?川普最要害的一句話是:“如果我們現在起50天之內無法達成協議,很簡單,我們將施之以100%的關稅!”

川普所說的次級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解釋為“次級制裁”,簡而言之,任何繼續跟俄羅斯貿易的國家,其產品銷往美國時都將面臨高額關稅。因為,自俄羅斯2012年吞併克里米亞,2022年發動侵烏戰爭以來,西方一次一次製裁莫斯科,很難想像美俄之間還存在什麼貿易。倒是美國一直在指責中國透過向俄羅斯大規模提供軍民兩用品滋養著俄羅斯戰爭機器,而大量購買俄羅斯廉價石油的中國和印度,則在相當程度上讓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製裁失去了效用。但是,美中目前正在進行一輪又一輪貿易談判,川普還希望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直接會談,如果美中沒有徹底撕裂,美國會對中國進行次級制裁嗎?

川普「50天通牒令」最實質的內容恐怕不是次級制裁,而是川普宣布重新武裝烏克蘭,以北約購買美國武器的形式去實現。川普表示,烏克蘭將會收到大批武器。這位把一切都看作是買賣的總統表示:“我們達成一筆巨大的交易,一筆價值數百億美元包含各種軍事裝備的交易,北約購買後,將以極快的速度運送到戰場上”,川普表示這不會讓美國付出一分錢的代價。

這筆交付烏克蘭的武器最重要的應是烏克蘭急需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川普特別強調很快就會交付基輔。坐在川普身邊的北約秘書長呂特補充說:“這意味著烏克蘭將擁有大批數量的軍備,一方面用於防空的愛國者係統,同時也將擁有用於抵抗的導彈和彈藥。”

川普這回要動真格的嗎?他這位曾經對改善美俄關係抱著很大希望的人,最近一段時間針對烏克蘭發出的信息相互矛盾,最要害的一個細節是五角大樓日前突然暫停向烏克蘭交付其急需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等其他重要軍備。但是,這個星期一,但是,這個星期一,川普突然“變臉”,聲稱他對普丁心灰意冷。

他對呂特說,「我們以為我們達成了四次協議,但每次俄羅斯總統都繼續轟炸烏克蘭」。看來川普真的相信了普京拒絕終結烏克蘭戰爭是真的。人們還記得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月28日在白宮受辱的一幕,就是因為川普指基輔是戰爭的挑起一方,他以為澤連斯基在阻礙他24小時終結戰爭的承諾。他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年度安全會議時二話不說,敦促烏克蘭放棄克里米亞,放棄加入北約,並宣稱烏克蘭想收復2014年之前的邊界是一個“虛幻的目標“,赫格塞斯這番表態幾乎依照的是俄羅斯的邏輯。

時不時待,俄羅斯最近幾週對烏克蘭的空中攻勢越來越頻繁,俄羅斯每周向烏克蘭發射的飛彈、砲彈和無人攻擊機都打破了上週的記錄,在烏東戰場,俄方佔有明顯的優勢。星期一,在前線作戰的烏軍士兵聽到很快就會收到愛國者飛彈和大批北約武器時不敢相信是真的,一名29歲的老兵對法新社記者說:「沒有他們,我們一無所有」。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週一與川普通了電話,他在X平台表示,“我非常感激川普總統保護烏克蘭人民的堅定意志。”

不過,這是否是川普真正的戰略改變還是一貫的忽冷忽熱還有待觀察。事實上,儘管美國總統表示對普京已忍無可忍,但還是給俄羅斯總統設定了一個新的最後期限–50 天,歐盟外交事務最高官員卡拉斯認為50天太久,難道普京發動戰爭三年以後仍拒絕結束入侵還不夠?

志工為驚魂未定的倖存者分發茶水和燕麥粥(半島電視台)

失眠、死亡、毀滅:俄羅斯空襲折磨基輔

我從睡夢中猛然驚醒,感覺胃部像是突然炸開了,彷彿有個氣球在體內爆裂。緊跟在後的,是一聲真正的爆炸聲。我立刻徹底清醒了。

手機螢幕投射出一片冰冷的藍光,來自我們烏克蘭製片人露達的警告訊息:無人機和彈道飛彈正飛來。隨著我的眼睛適應了手機的刺眼光亮,我意識到現在是凌晨2點——而在熟睡中,我竟錯過了近一小時前響起的空襲警報。在通常情況下,空襲警報會響兩次,一次預示襲擊即將開始,另一次則表示警報解除。

end of list

我的本能反應是翻個身,盡快回到睡眠的安寧當中。但接下來的一次爆炸(大概是地對空攔截爆炸)使這一願望變得不再可能,同時也激起了我內心某種陰鬱而沉重的恐懼。

普遍的應對做法是拉上厚重窗簾,遠離窗戶,因為附近爆炸可能產生衝擊波,擊碎玻璃並將碎片四濺至屋內。而我房間裡沒有窗簾,裸露的玻璃窗彷彿在黑夜中凝視著我。無奈之下,我穿上衣服,蹣跚地走進浴室——幸好那裡沒有窗戶。

據烏克蘭官員及當地居民稱,俄羅斯在近幾個月內加強了對基輔的空襲(半島電視台)

我能清楚地聽見無人機的嗡嗡聲,像是憤怒的巨型黃蜂,它們似乎從我所在樓房上空掠過,隨之而來的是高射機槍的三連響。

我意識到浴室牆上貼滿了大塊磁磚。如果附近爆炸,這些瓷磚可能會被衝擊力掀飛,砸落下來並擊中我。

戰爭將原本精緻的裝飾變成了潛在的致命威脅。半小時過去了,攻擊沒有絲毫減弱。我抓起背包,裝好鑰匙、皮夾和護照,走下樓,與飯店其他客人一同在大廳默默避難。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耳邊不斷傳來無人機的尖鳴、防空砲火的回應,以及一連串爆炸聲——有些是攔截爆炸,有些則是直接命中,還有一些是高超音速「匕首」飛彈劃過天際時發出的聲音。

我不斷安慰自己:這家飯店被擊中的機率很低。但恐懼依舊存在,那是一種揮之不去的不安,彷彿死亡正在空中盤旋,而且時刻可能降臨。那種無力感令人難以承受。交錯的機關槍聲,代表在外奮戰的戰士正在拼死抵抗。

對烏克蘭人而言,這樣的夜晚幾乎每晚都在重演:空襲剝奪他們的睡眠,帶來焦慮、傷殘甚至死亡。而對我而言,在短短一週後,我就可以回家。

大約清晨5點,警報終於解除。我們返回床上,但在經歷了397架無人機和18枚飛彈襲擊後,我們的神經高度緊繃,難以再次入睡。

天亮後,我們前往多個受襲地點:公寓大樓、倉庫、一間門診診所。這次襲擊共造成25人受傷、2人遇難:65歲的柳博芙,她剛接受了脊柱手術,因無法及時撤離而喪命;22歲的瑪麗亞,她曾成功逃出公寓,卻短暫返回時不幸遇害。

倖存者、救援隊和消防人員徹夜未眠,努力清理瓦礫、封補破損窗戶,並搭建起小帳篷,分發茶水、即食燕麥、醫療用品,但最重要的,是傳遞一種團結與支持的氛圍。

同時,在羅馬舉行的「烏克蘭重建大會」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警告稱,俄羅斯或將很快在夜間發射多達1000架無人機。他表示,只有依靠「攔截型無人機」才能有效應對。

隨著戰爭持續推進,未來制空權的爭奪似乎將轉向「無人機對無人機」的作戰場景——這本是科幻小說中的想像,如今卻已成為夜間的現實噩夢。(來源:半島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