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時報英國訊(攝影:盧少芳,記者:盧少芳)英国的盛夏凉风习习,微风送爽。 6月17日中午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St James Garlickhythe 教堂里阵阵抑扬舒展,优美动听的歌声飘荡在教堂的上空。一场英伦学者女高音“诗乐对话的古诗词音乐会”在此拉开序幕!这场音乐会是:“白栋梁作品音乐会”在海外开启古诗词音乐之旅的开始。这场音乐会 是由英国音韵知行(Half Lecture Half Concert)与白栋梁艺术指导工作坊联合举办的《诗韵千年·乐融中西——古诗词白栋梁作品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以中国古典诗词为灵魂,青年作曲家白栋梁将携其原创声乐作品,携手京剧艺术家、民乐演奏家及古典音乐家为英国观众带来的一场东方音乐美学盛宴。音乐会的演出阵容汇聚了多位多元背景艺术家参演。参演的音乐艺术家和歌唱家和音乐人有: 民族声乐女高音,白栋梁艺术指导工作坊负责人——刘馨芸、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艺术指导于思阳、青年钢琴家常欣悦、作曲家和钢琴家郭鑫奕、女高音歌剧表演艺术家倪海露、京剧昆曲女高音歌唱家王蔚、钢琴家罗泽、艺术指导刘夏千格格等。
此场音乐盛宴的核心亮点是:诗词与音乐的古今对话。 这场音乐会精选12首原创作品,涵盖盛唐至两宋的经典诗作,部分精彩节目如: 《清平调三章》 重现李白笔下牡丹倾城的盛唐气象,以雍容钢琴旋律勾勒宫廷华彩 。 《虞美人·听雨》以雨声隐喻人生少年至暮年的心境流转。 《春江夜》 融合京剧唱腔、月琴古韵与西方声乐,空灵悠远。 《青玉案·元夕》 则通过跳跃的音符还原辛弃疾词中“灯火阑珊处”的浪漫追寻。 《诺恩吉雅》蒙古族民歌,寄情于内蒙古的草原情怀。
整场音乐会,展示了:跨界艺术家的破壁 团队合作,非常成功! 这次演出由在英的音乐家“音韵知行”协会讲演工作坊和白棟梁藝術指導工作坊共同主导策划。这次合作的意义是: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中西音乐元素融合。 在演出现场,笔者采访了主办人之一的于思阳,咨询她举办这场音乐会的宗旨是什么?她对笔者说: 音乐会不仅是艺术呈现,更承载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使命! 我们始终相信音乐是是人们相遇的缘份,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以让音乐家,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学者进行自由的和愉快的进行学术交流和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我们也期待可以代表新生一代 ,在海外唱响中国故事的新篇章。”于思阳如是说。
观看完这场音乐会后,我的感觉是,这是一场难得的音乐会,这是一场凝聚顶尖学术与艺术实力的视听盛宴,你能在这里欣赏到“国音骄子”的璀璨风采,聆听时代强音! 作为笔者的我,感慨是: 有些艺术,是传承民族文化,承载历史的瑰宝!
编辑:盧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