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73天。

在俄羅斯襲擊烏克蘭期間,一名消防員在哈爾科夫巴拉巴紹沃市場被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的現場工作 (路透)

2025年5月12日最新進展:

德國總理梅爾茨和法、英領袖同乘夜間列車前往基輔,與澤倫斯基會面,對俄提出30天無條件停火倡議。德媒披露,此行動由梅爾茨主動策劃,甫就任即展開馬拉松式外交,有意領導德國重掌在蕭茲任內式微的歐洲外交主導權。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發文,敦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同意俄羅斯立即進行談判的提議。澤倫斯基稍後回應,他準備好15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進行會談。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他希望從周一開始與俄羅斯停火,並親自在土耳其表示“我將等待普京”,他指的是俄羅斯總統提出的在伊斯坦布爾進行直接和平談判的提議。澤連斯基周日表示,烏克蘭提出的從周一開始停火的提議仍然有效,基輔仍在等待俄羅斯的回應。

 

德英法「列車訪烏」由梅爾茨策劃 德媒:欲重掌歐洲外交主導權

英國首相施凱爾(左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法國總統馬克宏、波蘭總理圖斯克與德國總理梅爾茨10日在基輔會談,呼籲俄羅斯接受30天無條件停火。(烏克蘭外交部提供)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4年5月12日

歐洲週五(9日)晚間,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搭乘前往烏克蘭的列車,翌日於基輔與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會合,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面,共同對俄提出停火倡議。

南德日報(SZ)今天揭露,這場「夜間列車外交」由梅爾茨主動策劃,他約一週前提出聯合訪烏構想,英法領袖起初持保留態度,直到出發前才陸續點頭同意。

報導詳述列車行進間的德英法領袖互動細節。3人約在馬克宏位於車頭的「法國沙龍」客廳會面,梅爾茨的車廂位於中段,施凱爾則需穿越德國代表團設有浴室、臥房與廚房的車廂才能抵達會場。

在場人士透露,列車會談氣氛輕鬆愉快。梅爾茨見到施凱爾時打趣說:「聽說你穿過我的浴室才到這裡?」施凱爾則笑回:「看來我得穿越德國,才能到達法國。」被媒體解讀為一種帶有地緣政治意味的幽默隱喻。

華府時間週六清晨7時,馬克宏率先單獨致電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再與德、英、波、烏等領袖擴大通話。據信川普雖被這通電話臨時「叫醒」,但對歐洲與烏克蘭展現一致立場感到滿意。

梅爾茨在通話中強調,30天無條件停火的構想最初即由美方提出,此舉被視為釋出善意、強化與川普之間的合作默契。

梅爾茨在5月6日德國國會總理表決中經二輪才驚險當選,就職隔日立即展開外交行動。他先後出訪巴黎與華沙,鞏固「威瑪三角」關係,接著前往布魯塞爾拜會歐盟與北約高層,最終促成歐洲領袖搭乘夜車訪問基輔,形成接連數日、幾乎無間斷的外交攻勢。

南德日報分析,這場馬拉松式出訪節奏緊湊、路線明確,意在對內外釋出一個訊息:「德國回來了,準備在國際舞台重新發聲。」

分析指出,梅爾茨格外重視與法國的雙邊關係,與前總理蕭茲(Olaf Scholz)任內對馬克宏互動冷淡、對歐洲政策多持保留不同,梅爾茨明顯更為主動,將法國視為歐洲整合與安全政策的核心夥伴。

此次聯合英、法、波對俄施壓,並與美方步調一致,也展現梅爾茨自歐洲議會時期以來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與跨大西洋合作的立場,仍是一位堅定的跨大西洋派(Transatlantiker)。

然而川普行事風格反覆,歐洲與美國之間的戰略連結仍舊面臨不少考驗。

南德日報評論認為,無論如何,梅爾茨上任首週的積極外交表現,已有助於緩解他在聯邦議會僅握微弱多數的政治壓力。對一位能在國際上被聽見並獲得尊重的新總理而言,返國推行相關政策也將更具正當性與說服力。

 

川普籲烏克蘭接受談判提議 澤倫斯基:會在土耳其等蒲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X平台的發文同時表示,為了給透過外交途徑結束這場戰爭提供必要基礎,烏克蘭期盼從12日開始全面停火。

他寫道:「我星期四(15日)會在土耳其等待(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

蒲亭今天提出,15日在土耳其與烏克蘭直接會談說:「我們提議基輔當局5月15日星期四在伊斯坦堡展開(協商)。」

澤倫斯基今天對此表示,他期盼莫斯科承諾停火30天,一旦俄方同意這樣做,基輔「就準備好」跟俄方直接進行停戰談判。

川普今天在自家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說:「我開始懷疑烏克蘭會跟蒲亭達成協議…俄羅斯的總統蒲亭不想跟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而是想要星期四在土耳其進行會談,就結束大屠殺的可能性展開談判。烏克蘭應該立即予以同意。」

川普同時表示,會談將意味烏俄雙方、歐洲領導人以及美國,屆時「能夠確定是否可能達成協議」。

 

澤連斯基希望停火,稱將在土耳其與普京“親自”會面

2025年5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右)在基輔會見歐洲領導人后,提議與俄羅斯達成為期30天的無條件停火協定,左邊是俄羅斯總統普京 (路透)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他希望從周一開始與俄羅斯停火,並親自在土耳其表示“我將等待普京”,他指的是俄羅斯總統提出的在伊斯坦布爾進行直接和平談判的提議。

澤連斯基周日表示,烏克蘭提出的從周一開始停火的提議仍然有效,基輔仍在等待俄羅斯的回應。

周日早些時候,他堅稱,在普京提議的談判開始之前,必須實現全面、暫時的停火。

澤連斯基周日在 X 上撰文稱,這是「俄羅斯終於開始考慮結束戰爭的積極信號」,“全世界已經等待這一刻很長時間了”。

不過,他補充說,「真正結束任何戰爭的第一步就是停火」,指的是他週一提出的為期 30 天的無條件停火提議。

“繼續殺戮哪怕一天都沒有意義。 我們期待俄羅斯確認從明天,也就是5月12日開始的全面、持久、可靠的停火,烏克蘭也已準備好接受,“澤連斯基寫道。

普京昨晚對媒體發表講話,實際上拒絕了停火提議,並提議週四在伊斯坦布爾“無條件”重啟與烏克蘭的直接談判。 他表示,談判期間可能會達成停火協定。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周日在“真相社交”網站上發帖稱:“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想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定,而是希望週四在土耳其舉行會晤,就結束這場血腥屠殺的可能性進行談判。 烏克蘭應該立即同意。 ”

特朗普補充道,「至少他們將能夠確定是否有可能達成協定,如果不可能,歐洲領導人和美國將瞭解一切進展情況,並可以據此採取行動! ”

“政治棋局”

半島電視台記者澤因·巴斯拉維在基輔報導說,這確實是澤連斯基正在玩的一場“有趣的政治棋局”。

巴斯拉維說:「我們從專家和分析人士那裡聽說,這是澤連斯基的明智之舉,因為無論如何他都會獲勝。 ”

他表示:「他去那裡表明自己身先士卒,他願意參加結束這場戰爭的談判。 他指的是定於土耳其舉行的會談。

“如果普京不出現,這對他有利——這證明瞭烏克蘭一直以來的說法,即俄羅斯並不認真地想要停止戰爭。”

此前,烏克蘭、法國、德國、波蘭和英國領導人也呼籲無條件停火30天,並威脅稱,如果莫斯科不接受停火,他們將加大對莫斯科的壓力。 普京提出這一提議。

領導人們週六在基輔舉行會晤,他們表示,他們的呼籲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援,並威脅對莫斯科實施“大規模”新制裁。

巴斯拉維表示,澤連斯基一直呼籲國際領導人對俄羅斯施壓,“本周他確實得到了這樣的機會”。

“昨天,澤連斯基接待了歐洲領導人。 這是對基輔的一次象徵性訪問,促使歐盟採取了切實措施,「巴斯拉維周日早些時候表示。 “我們現在看到了這一切正在發生。”

  “更加謹慎”

普京猛烈抨擊歐洲的“最後通牒”和“反俄言論”,並提出了重啟俄烏談判的反建議。

俄羅斯總統對記者表示:「我們提議基輔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恢復直接談判。 我們建議基輔當局於週四在伊斯坦布爾恢復談判。 ”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周日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評論中表示,普京的提議“非常嚴肅”,旨在消除“衝突的根源”,並表示這“證實了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的真正意圖”。

半島電視台記者尤利婭·沙波瓦洛娃在莫斯科報導說,俄羅斯外交部堅稱基輔“誤讀了普京關於直接會談的聲明”。

沙波瓦洛娃在談到之前接近達成協定的談判時表示:“俄方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應該考慮到2022年中斷的談判結果,當然還有戰場局勢。 ”

與此同時,土耳其總統辦公室表示,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周日告訴俄羅斯和法國領導人,結束俄烏戰爭的努力已經達到了“歷史性轉捩點”,安卡拉已準備好主辦交戰雙方的會談。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一直尋求與黑海鄰國保持良好關係,並兩次主持旨在結束戰爭的會談。

半島電視台記者西內姆·科塞奧盧在伊斯坦布爾報導說,這一次“我們期待基輔、莫斯科和安卡拉更加謹慎,致力於更可持續的和平進程和談判”。

科塞奧盧表示:「由於其地緣政治位置以及控制著進入黑海的通道,土耳其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同時也非常脆弱。 ”

特朗普稱此次會談「對俄羅斯和烏克蘭來說可能是偉大的一天」。

他說,“我將繼續與雙方合作,確保此事得以實現。 美國希望專注於重建和貿易。 重要的一周即將到來! ”

“不設先決條件”

2022年2月開始的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已造成數十萬士兵死亡,並引發了自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俄羅斯與西方最嚴重的對抗。

衝突爆發後的最初幾周,俄羅斯和烏克蘭談判代表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了直接會談,但未能同意停止戰鬥。

普京表示,俄羅斯提議重啟談判是為了「消除衝突的根源」和“恢復長期持久的和平”,而不是簡單地暫停談判並重新武裝。

他補充道:「我們不排除在會談期間就新的停火達成一致。 ”

普京的軍隊在過去一年中不斷推進,面臨著來自特朗普越來越大的公開和私人壓力,以及歐洲大國要求其結束戰爭的警告。

但他幾乎沒有做出任何讓步,並堅持結束戰爭的條件。

去年6月,普京表示烏克蘭必須正式放棄加入北約的野心,並從俄羅斯聲稱擁有主權的烏克蘭四個地區全部撤軍。

俄羅斯官員還提議美國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約五分之一領土的控制,並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儘管莫斯科表示並不反對基輔加入歐盟的野心。

普京特別提到了伊斯坦布爾會談中達成的2022年協定草案。

據路透社報導,該協定草案規定,烏克蘭應同意永久保持中立,以換取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提供的國際安全保障。

“2022年中斷談判的不是俄羅斯,而是基輔,”普京說。 “俄羅斯準備無條件談判。”

普京補充說,俄羅斯已提出多項停火協定,包括暫停襲擊能源設施、復活節停火,以及上周在紀念蘇聯二戰勝利80周年慶典期間達成的72小時停火協定。 他指責烏克蘭屢次違反停火協定。

他說,在5月份停火期間,烏克蘭曾使用524架空中無人機、45架海上無人機和一定數量的西方導彈襲擊俄羅斯,而俄羅斯擊退了針對俄羅斯地區的五次襲擊。

烏克蘭也指責俄羅斯屢次違反其停火協定。

俄羅斯舉行盛大閱兵慶祝勝利 80 周年 【英語視頻】

特朗普因素

美國智庫昆西負責任國家研究所歐亞專案主任阿納托爾·利文向半島電視台表示,在特朗普要求結束戰爭的壓力下,雙方都試圖指責對方未能達成停火協定。

利文說,「特朗普威脅稱,如果不能儘快達成某種解決方案或停火協定,他將退出和平進程。 問題是,他將失敗歸咎於誰? 如果他更多地指責俄羅斯,那麼美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全額援助,他所威脅的制裁也將加劇。 ”

然而,如果他進一步指責烏克蘭,那麼,就像他以前做過的那樣,他將暫停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和情報援助。 這當然會大幅削弱烏克蘭的軍事地位,並增強俄羅斯的軍事地位。 所以,雙方都在試圖將任何失敗的責任推到對方身上。

美國前總統喬·拜登、西歐領導人和烏克蘭將此次入侵描述為帝國式的土地掠奪,並多次誓言要擊敗俄羅斯軍隊。

與此同時,普京將這場戰爭視為莫斯科與西方關係的分水嶺,他表示,1991年蘇聯解體后,西方通過擴大北約並侵佔他認為的莫斯科勢力範圍(包括烏克蘭)羞辱了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