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自2025年10月13日停火和以色列軍隊撤離後陸續返回加沙北部,巴勒斯坦國旗在被毀建築的廢墟中隨處可見(阿納多盧通訊社)

以色列國防部長指示軍方制定“全面計畫”,一旦加沙停火協議破裂,就將擊敗哈馬斯。

美國總統特朗普警告,如果哈馬斯不遵守協議,可能容許以色列軍隊恢復攻打加沙。

哈馬斯歸還了另外兩名以色列俘虜的遺體,但承認需要專門的設備和援助來尋找仍被埋在廢墟之下的遺體。

以色列表示,除非哈馬斯歸還所有28名俘虜的遺體,否則加沙和平計畫的下一階段將不會取得進展。

《以色列時報》援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特朗普高級顧問的話報導稱,美國和以色列正在合作在加沙以軍控制區為擔心哈馬斯報復的平民建立“安全區”。

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長表示,以色列希望德國在停火開始後解除對以色列武器出口的部分禁令,並取消對以色列的旅行警告。

英國綠黨議員埃莉·喬恩斯呼籲釋放巴勒斯坦政治領袖馬爾萬·巴爾古提,並稱他為“強有力的團結之聲”。

聯合國一個機構指責以色列軍隊繼續在加沙地區“殺害平民”,而以色列軍隊已根據停火條款重新部署了這些地區。

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已造成至少67938人死亡,170169人受傷。在2023年10月7日的襲擊中,共有1139人在以色列境內喪生,約200人被俘。

加沙被毀建築的廢墟

以色列軍方確認兩名加沙俘虜遺體身份

以色列軍方公佈了週三晚間從加沙送回的兩名遇難俘虜的姓名。

軍方表示,以色列國家法醫中心與以色列警方和軍方合作,確認遺體分別為因巴爾·海曼和穆罕默德·阿特拉什。

據軍方稱,27歲的海曼在參加諾瓦音樂節期間,於2023年10月7日針對以色列的襲擊中喪生,其遺體被帶往加沙。

39歲的高級參謀軍士阿特拉什服役於以色列軍隊北方旅,於2023年10月7日在戰鬥中陣亡,其遺體也被帶往加沙。

軍方在聲明中補充道:“哈馬斯必須履行協議中規定的義務,並盡一切必要努力將遇難人質的遺體送回其家人身邊,以便得到妥善安葬。”

2025年10月15日,停火協議生效已兩天,巴勒斯坦人走過位於加沙地帶中部的努賽賴特難民營一個臨時市場旁的一棟被毀建築 (法國媒體)

國際反應

聯合國呼籲以色列開放更多加沙過境點以增加援助物資運送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負責人湯姆·弗萊徹敦促以色列立即開放更多過境點以進入遭受饑荒的加沙地帶,旨在增加援助物資的運送。

弗萊徹在週三對記者表示,聯合國正在尋求大幅增加對加沙的人道主義援助,並稱獲准進入這個飽受摧殘的飛地的數百輛救援卡車遠不及緩解當地人道主義災難所需的數千輛。

他告訴記者,每週必須有數千輛人道主義車輛進入該地帶,以避免災難進一步升級。

弗萊徹表示,“我們有190000噸的物資在邊境等待進入,我們決心將其運送進去。那是必不可少的救生食物和營養”。

全球監測機構稱,以色列對加沙長達兩年的戰爭已導致該地帶220萬居民中的幾乎所有人流離失所,加沙北部地區正面臨饑荒。

據巴勒斯坦衛生部門稱,以色列的轟炸和空襲已將沿海地區大片土地夷為廢墟,並造成近68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人權組織和聯合國調查委員會指控以色列在戰爭中犯下種族滅絕罪。但以色列卻否認了這些指控。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地區領導人本週一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簽署了一項聲明,以鞏固加沙停火協議。恢復援助物資運送被列為特朗普結束加沙戰爭的“20點計畫”當中的一項條款。

與此同時,據醫療消息人士稱,儘管停火,以色列軍隊仍繼續零星襲擊加沙各地,自本週三黎明以來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加沙衛生部表示,加沙的醫院至少接收了11具其他屍體,其中包括8具從瓦礫中發現的屍體和3名因早前襲擊受傷而死亡的人。

“不受阻礙的通行”

以色列官員表示,根據當前美國斡旋的停火協議,已批准600輛卡車進入被封鎖的地區。

弗萊徹稱宣佈600輛卡車是一個“良好的基礎”,但表示這不足以滿足需求規模。

他呼籲允許包括樂施會和挪威難民理事會在內的50多個國際非政府組織運送援助物資,並稱已向以色列、美國和其他地區夥伴提出了這個問題。

他說,“沒有他們的存在和參與,我們無法達到所需的規模。所以我們希望他們回來。我們正在為他們爭取”。

“我們一直在呼籲不受阻礙的通行”,弗萊徹告訴法新社,並補充稱:“這應該立即發生。我們希望它作為這項停火協議的一部分而立即發生。”

弗萊徹表示,隨著物資運送的增加,最近幾天援助卡車被搶劫的情況急劇下降。

“如果你每天只運送60輛卡車,絕望饑餓的人們就會襲擊這些卡車。阻止搶劫的方法是大規模運送援助物資,並讓私營部門和商業市場重新運作。”

與此同時,在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執政的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表示,它已準備好運營拉法口岸,此前,它曾在歐盟的協助下運營過該口岸。

弗萊徹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提出在重新開放口岸方面發揮作用表示歡迎。他表示,通過口岸進行醫療疏散將是優先事項,並提到了最近與埃及總統塞西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進行的會談。

儘管有報導稱拉法口岸可能重新開放以供援助車隊通行,但該口岸在本週三仍處於關閉狀態,因為以色列堅持哈馬斯必須按照停火協議的約定,交出該巴勒斯坦團體在加沙扣押的最後一名已故以色列人質的遺體。

該巴勒斯坦團體的武裝部門在本週三晚間發表聲明稱,他們已遵守協議條款,交出了他們羈押的所有活人質,以及他們能夠找回的人質遺體。

該團體補充稱,尋找和找回剩餘遺體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專業設備,並且他們正在繼續為此努力。

特朗普似乎也承認,歸還以色列人質遺體將會非常困難,並稱這是一個“可怕的過程”,但哈馬斯正在“尋找”這些遺體。

“他們在挖掘。他們確實在挖掘。有些地方他們在挖掘,他們發現了許多屍體,然後他們必須將屍體分開”,特朗普在週三告訴記者,並補充稱,有些屍體被埋在瓦礫下。

另外,以色列軍隊表示,本週三晚些時候在加沙地帶北部的一個會合點,他們從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處接收了另外兩具遺體,而且正在對哈馬斯移交的人質遺體進行法醫鑒定。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證實其協助了移交過程,並表示:“以色列衛生和法醫當局負責鑒定死者身份。”

聲明指出,“各方必須努力促使死者遺體歸還其家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只有通過所有行為者的合作,並在現有協議框架內,才能履行其作為中立調解人的職責”。

加沙衛生部在本週三宣佈,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他們共接收了45名被以色列羈押的巴勒斯坦人的遺體,從而使歸還總數達到90人。

人權組織致信魯比奧以譴責以色列逮捕美國記者

由“捍衛權利與異議”組織領導的新聞自由組織聯盟致信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譴責以色列“非法綁架、拘留和虐待記者”。

有3名美國記者——“Drop Site News”的亞曆克斯·科爾斯頓和諾亞·阿維沙格·施納爾,以及“Jewish Currents”的艾米麗·懷爾德,在本月初報導“全球堅韌船隊”期間被拘留,此前,以色列軍隊在國際水域非法攔截了這批前往加沙執行人道主義任務的船隻。

該聯盟寫道:“維護美國記者權益是國務院的責任。然而,國務院並未公開譴責非法拘留這些記者的行為。”該聯盟成員包括美國筆會和新聞自由基金會。

數百名船隊活動人士被押送至以色列並被監禁,其中許多人指控以色列當局虐待他們。以色列阿達拉法律中心在上周日表示,所有活動人士均已被驅逐出境。

全球堅韌船隊旗下一艘駛往加沙的船隻“良心號”的船員遭到以色列安全部隊在國際水域的非法攔截 (路透)

以色列“期待”德國在加沙停火後解除部分武器禁運

以色列副外長沙倫·哈斯克爾表示,以色列期待德國在加沙停火開始後解除對以色列的部分武器出口禁令,並取消對以色列的旅行警告。

據德國德新社報導,哈斯克爾週三在訪問柏林期間對記者表示:“我們確實期待德國政府解除這兩項限制”。

據德新社報導,哈斯克爾還表示支持德國參與正在進行的加沙和平進程,並表示她不反對德國加入駐巴勒斯坦維和部隊。

德國總理默茨於今年8月下令暫時停止向以色列出口可能在加沙使用的武器,理由是以色列軍隊的行動日益激進——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的襲擊已造成約6.8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2025年10月15日,停火協議生效已兩天,巴勒斯坦人走過巴勒斯坦政客抨擊拜登在以色列種族滅絕中的“卑躬屈膝和共謀行為”

新加坡加速提供人道援助

以色列與哈馬斯停火協議生效之際,新加坡宣佈將加快提供人道援助,並加強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合作,協助巴勒斯坦提升治理能力與行政體系建設。

根據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斡旋的停火協議,自13日起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已將20名倖存人質遣返以色列,以色列則釋放近2000名被關押的巴勒斯坦囚犯作為交換。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在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說明新加坡將如何支持加薩20點和平計畫,並回應新加坡是否會在相關過程中扮演角色。

聯合早報報導,維文指出,過去2年來新加坡與當地非政府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及多家醫院密切合作,提供人道援助。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醫療團隊數周前也曾前往當地支援。

他說,目前加薩的當務之急是加快人道援助步伐,前提是陸路通道能儘快開放,以便必要規模的物資能運送入境。

「我們期待與區域夥伴展開更多合作,同時也期望以色列方面盡到責任,透過加薩陸路關口協助人道援助物資順利運送。」維文指出,目前討論新加坡在相關過渡機構中扮演的角色仍為時過早,但新加坡會在短期內深化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合作。

他表示,新加坡多年來透過能力建設計畫、技術援助及獎學金方案,協助巴勒斯坦提升行政與治理能力,新加坡政府將加快與巴勒斯坦當局的交流,支持對方實現願景,包括恢復過去未能掌握的加薩地帶治理功能。星方將密切關注局勢發展,並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貢獻力量,「新加坡雖是小國、距離遙遠,但我們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團結的社會。」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日前發文,表示新加坡長期以來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擁有家園的權利,相信透過談判達成的「兩國方案」是實現持久和平的道路;呼籲新加坡人團結一致,共同為建設新加坡及新加坡以外的和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