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色列地面入侵而逃離加沙北部的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軍隊下令大規模驅逐後向南遷移(路透)

自黎明以來,以色列不顧國際社會日益增多的譴責,繼續對其最大城市加沙地帶發動全面地面入侵,已有十幾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遇難者包括一名兒童及其母親,他們在加沙城西部沙提難民營的一處住宅公寓遭空襲身亡。

居民們表示,對加沙城的轟炸急劇升級,持續不斷的爆炸摧毀了數十所房屋,海軍艦艇與坦克和噴氣式飛機一起參與了大規模襲擊。

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已造成至少64,964人死亡,165,312人受傷。據信還有數千人被埋在廢墟之下。10月7日的襲擊共造成以色列1,139人死亡,約200人被俘。

許多人收拾好所有財物,逃離以色列對加沙城的大規模襲擊(路透)

數千名巴勒斯坦人逃離,以色列炸彈如雨點般落在加沙城

以色列軍隊對加沙城實施了兩年戰爭以來最猛烈的襲擊,數千名居民在炸彈和槍林彈雨中逃亡,擔心他們可能永遠無法返回家園。聯合國秘書長稱此次襲擊“令人髮指”。

以色列國防部長伊斯雷爾·卡茨在X上說道,“加沙正在燃燒,”與此同時,一隊隊滿載傢俱的貨車和驢車,以及步行的人們,扛著他們最後的世俗財產,沿著沿海的拉希德街疾馳而過,背景是被摧毀的城市升起的黑煙。

在以色列接管計畫初期,許多人曾承諾留下。但隨著軍方加快致命轟炸的步伐,將高樓、住宅和民用基礎設施夷為平地,那些有能力負擔得起旅程的人紛紛南下,卻得不到任何安全避難區的保障。

週二,以色列軍方在該市造成至少91人死亡,衛生部門報告稱,其中一枚炸彈擊中了沿海公路上一輛載有即將逃生人員的車輛。

該市至少有17棟住宅樓被毀,包括東部圖法赫街區的艾巴基清真寺,該清真寺遭到以色列戰機的襲擊。

隨著炸彈雨點般落下,以色列軍隊繼續使用裝載炸藥的機器人摧毀該市北部、南部和東部地區。

本月早些時候,人權組織“歐洲-地中海監測”表示,以色列軍方已部署了15臺此類機器人,每臺機器人最多可摧毀20套住房。

坦克推進城市

據悉,在兩年戰爭初期,約有100萬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城,在廢墟中生活,但關於留下的人數,各方說法不一。

一名以色列軍方官員週二估計,約有35萬人逃離。但加沙政府媒體辦公室表示,35萬人已流離失所至市中心和西部,另有19萬人完全離開。

無論如何,那些離開的人在南部面臨著黯淡的未來,那裏本已擁擠不堪的馬瓦西難民營,擠滿了從拉法和汗尤尼斯東部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們,如今又遭到了以色列的空襲。

政府新聞辦公室注意到流離失所現象的逆轉趨勢,並於週二表示,已有 1.5 萬人在目睹了 馬瓦西的惡劣條件後返回加沙城。

隨著人們逃離,以色列軍方公佈的航拍畫面顯示,大量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正在進一步推進到加沙城內。

以色列軍隊週二承認,控制加沙城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軍隊發言人埃菲·德弗林說,“無論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都將在加沙行動,”當時飛地最大的城市中心戰火正酣。

據醫療部門消息人士稱,自週二黎明以來,加沙各地至少有 106 人喪生。

“特定意圖”摧毀巴勒斯坦人

在殘酷的攻勢中,聯合國調查委員會週二得出結論,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是一場種族滅絕,這是近兩年戰爭以來的里程碑時刻,這場戰爭已造成至少64964人死亡。

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援引了以色列官員的公開聲明,表明以色列“故意”實施種族滅絕,即“特定意圖”摧毀巴勒斯坦人民。

巴勒斯坦外交部對這份報告表示歡迎,其在X上表示,“今天的加沙局勢預示著一場人道主義災難,不容任何寬恕或拖延。”

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批評日益增多,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週二稱這場戰爭在道德、政治和法律上都令人無法容忍。

法國外交部敦促以色列停止其“不再具有任何軍事邏輯的破壞性行動,並儘快恢復談判”。

愛爾蘭總統邁克爾·希金斯譴責“那些正在實施種族滅絕的人,以及那些用武器支持種族滅絕的人”。

他表示,“我們必須正視將他們排除在聯合國之外,我們不應該再猶豫,終止與那些對我們人類同胞造成這種傷害的人的貿易往來。”

以色列為逃離加沙城的人員開放48小時通道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宣佈,將為巴勒斯坦人提供一條“臨時”通道,允許他們通過薩拉赫丁街離開被圍困的加沙城,但僅限48小時

阿維凱·阿德拉伊在X平臺的一篇帖子中表示,居民將被允許通過薩拉赫丁街,從加沙穀繼續向南遷移。

他說道,“從今天開始,這條通道將開放48小時……直到週五。”

在長達23個月的種族滅絕戰爭中,以色列曾多次襲擊加沙地帶的居民區、學校和醫院。

國際反應

20多家援助機構:加沙援助系統軍事化將造成致命後果

20多家援助機構致聯合國的一封信中表示:

我們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緊急干預加沙種族滅絕事件。

各國政府必須採取行動,防止生命受到摧殘,並終止暴力和佔領。

數千人在試圖獲取援助時遭到槍擊。

加沙援助系統軍事化將造成致命後果。

如果不採取行動,加沙正在經歷的將是其歷史上最慘重的災難。

聯合國加沙調查委員會得出結論,這是種族滅絕。

加拿大外交部:以色列必須遵守國際法

加拿大外交部:

以色列對加沙城的地面襲擊令人髮指,加劇了人道主義危機,並威脅到囚犯的釋放。

我們呼籲立即永久停火,提供不受約束的援助,並釋放所有囚犯。

以色列政府必須遵守國際法。

愛爾蘭總統:以色列及其武器供應國必須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

愛爾蘭總統邁克爾·希金斯:

我們必須毫不猶豫地終止與這些針對我們人類同胞的犯罪者的貿易。

以色列及其武器供應國必須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

一些歐盟最強大的國家對加沙人民遭受的人道主義悲劇中那些骨瘦如柴的兒童的苦難保持沉默。

歐盟委員會準備對37%的以色列-歐盟貿易實施制裁

歐盟委員會正在準備對以色列實施一攬子制裁。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告訴歐洲新聞臺,此舉旨在打擊以色列與歐盟之間基於優惠貿易夥伴安排的部分貿易。她表示,這些貿易安排約占2024年426億歐元貿易額的37%。

卡拉斯表示,如果獲得批准,這一舉措“將給以色列帶來高昂的成本”。該措施需要獲得歐盟成員國多數成員的批准,卡拉斯承認這將會很困難。

她說道,“我想問所有同伴,因為不僅僅是德國,如果你們一致認為形勢極其嚴峻,形勢災難性且難以維持,那麼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

“如果你們不支持這些措施,那麼你們還能支持什麼措施?請提出替代方案。”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發表講話 (美聯社)

專家專欄

非人化:以色列如何能夠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

2025 年 9 月 14 日星期日,一名男子在代爾巴拉的阿克薩醫院抬著在以色列空襲加沙地帶中喪生的三歲巴勒斯坦兒童努爾·阿布·烏達的遺體(美聯社)

西蒙·斯皮克曼·科達爾

犯下種族滅絕——正如聯合國委員會發現以色列在加沙所做的那樣——需要一支勢力試圖消滅另一支民族。但要犯下這種程度的暴力,就必須將被殺害的人視為與你不同,低於人類。這些民眾需要被非人化。

這是聯合國認定以色列犯下種族滅絕罪行的委員會主席納維·皮萊得出的結論,他加入了越來越多得出相同結論的機構的行列。

前國際刑事法院法官皮萊說道,“當我審視盧旺達種族滅絕事件的真相時,我發現它與此非常非常相似。你們將受害者非人化。他們是動物,因此,你們可以毫無良心地殺死他們。”

對於以色列國內的許多觀察家來說,這種非人化的過程——巴勒斯坦人生命的價值微不足道——並非始於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而是貫穿了該國短暫的歷史,並繼續影響著當今公眾和政客的態度。

種族滅絕戰爭

以色列目前正在猛烈攻擊加沙城,因為他們知道該地區仍有數萬巴勒斯坦平民,該地區已宣佈進入饑荒狀態。以色列的目標似乎是迫使平民離開,以便摧毀這座曾經是加沙巴勒斯坦人生活中心的城市,從而更容易打擊哈馬斯,並向以色列公眾展示某種勝利。

以色列官員的公開聲明中很少提及加沙城人民的苦難。轟炸迫使他們遷移已成為常態,甚至被慶祝。

聯合國: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是種族滅絕【英語視頻】

以色列國防部長伊斯雷爾·卡茨公開宣稱“加沙正在燃燒”——加沙城,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描述為“加沙地帶北部家庭的最後避難所”。

然而,以色列公眾對加沙死亡人數及其軍隊行動的痛苦卻微不足道。反政府示威活動幾乎只集中在呼籲達成協議,以確保剩餘被關押在加沙的以色列俘虜返回,而不是要求停止以公眾的名義進行的屠殺——超過64900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

以色列研究機構 aChord Center 八月中旬發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6% 的受訪以色列猶太人完全或部分同意這一說法,即在加沙戰前剩下的 220 萬人口中,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種族滅絕不會憑空而來,”以色列希伯來語雜誌《本地呼喚》的記者兼編輯奧利·諾伊告訴半島電視臺說,“一個社會不會一夜之間就陷入種族滅絕。在此之前,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她說,“這是系統性的。”

非人化的歷史

以色列人權組織 B’Tselem 的發言人亞伊爾·德維爾 (Yair Dvir) 表示,以色列對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馬斯領導的襲擊事件(造成 1,139 人死亡)的震驚和憤怒源於對巴勒斯坦人生活和在佔領下日常生活經歷的無知。

他告訴半島電視臺,在許多人看來,這次襲擊“毫無徵兆,也沒有任何明顯的挑釁。以色列只是遭到了這些‘惡魔’的襲擊”。

他說:“人們對之前幾十年的佔領一無所知。”

一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婦女和孩子們坐在被毀壞的帳篷中,此前以色列連夜發動襲擊,夷平了一座建築物,並損壞了周圍的臨時避難所(法新社)

7 月底,B’Tselem 與以色列人權醫生組織共同認定,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相當於種族滅絕。

在其報告中,B’Tselem記錄了以色列從1948年“納克巴”(Nakba,猶太複國主義民兵為宣佈以色列建國而對巴勒斯坦進行的種族清洗)至今對巴勒斯坦人的侵犯行為。該組織自始至終描述了以色列數十年來的政策,其唯一目的是“鞏固猶太群體在以色列控制下的整個領土上的至高無上地位”。

“你可能好幾年都見不到一個巴勒斯坦人。我們的教育體系不同,”德維爾繼續說道,“我們沒有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化,也沒有學習他們的歷史。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納克巴’(災難日)的事。”

他說,“在猶太複國主義和教育體系中……總是存在‘他者’。他們是一個威脅。”

“我們甚至稱他們為‘阿拉伯裔以色列人’,而當他們回答‘不,我們是巴勒斯坦人’時,就好像他們說了什麼令人震驚的話……就好像他們剛剛說他們支持哈馬斯一樣。我們甚至不承認他們的身份,”德維爾繼續說道,“人們經常談論巴勒斯坦人被比作動物,這簡直是非人化,但這只是最極端的。”

非人化體系

“巴勒斯坦人不僅僅是敵人;他們完全被殖民者的眼光所看待,”諾伊說道,“他們是原住民,卻被鄙視。他們生來就毫無價值,低人一等。”

諾伊說道,“這種認為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不值錢的觀念,是以色列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

孩子們手捧空罐子,排隊等候領取努塞拉特難民營慈善機構分發的食物(阿納多盧通訊社)

早在1967年,包括時任駐緬甸大使戴維·哈科恩在內的以色列官員就曾否認巴勒斯坦人是人類。到1985年,對數百本希伯來兒童讀物的分析發現,數十本兒童讀物將巴勒斯坦人描繪成“戰爭愛好者、狡猾的怪物、嗜血的惡犬、兇猛的豺狼或毒蛇”。

二十年後,研究表明,當被要求畫巴勒斯坦人時,十分之一的以色列學童會把他們描繪成動物——而如今,正是這一代人加入了加沙的軍隊。

以色列分析家尼姆羅德·弗拉申伯格在柏林表示,以色列強硬的宗教右翼人士一直本能地將巴勒斯坦人非人化,以至於他們的大規模屠殺可以被接受。然而,正是2005年以色列從加沙撤出定居點,才促使他們採取行動,以應對他們所認為的正在蔓延的自由主義,從而超越以色列社會。

2025 年 9 月 4 日黎明,一名巴勒斯坦婦女抱著在以色列襲擊加沙城時喪生的嬰兒的屍體,在希法醫院外的送葬隊伍前哭泣(法新社)

弗拉申伯格自稱是在進行“機構遊行”,他描述了定居者團體及其宗教右翼盟友的蓄意行動,目的是控制管理以色列生活的機構,例如該國的官僚、教育、媒體甚至軍事機構,以確保他們的觀點成為常態。

弗拉申伯格說,“這種信仰體系一直延續到今天。”

態度根深蒂固

以色列社會學家耶胡達·申哈夫-沙赫拉巴尼說道,“像(極右翼國家安全部長伊塔瑪·本-格維爾)這樣的法西斯分子,與那些自認為來自自由主義中間派的人之間的區別非常小。”

他繼續提到以色列前情報主管阿哈龍·哈利瓦 (Aharon Haliva) 最近發表的言論。申哈夫-沙赫拉巴尼說,大多數以色列人會將哈利瓦視為自由主義者,但據記錄,哈利瓦說,10 月 7 日每失去一名以色列人的生命,就必須殺死 50 名巴勒斯坦人,“現在他們是否是孩子已經不重要了”。

他補充道,“他們時不時地需要經歷一次災難,然後才能感受到代價。”

以色列前情報部門負責人阿哈龍·哈利瓦表示,“他們時不時地需要一次‘災難日’(路透)

申哈夫-沙赫拉巴尼表示,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態度根深蒂固,這一過程可以追溯到以色列建國之前,即早期英國人將巴勒斯坦描述為“無人之地”,該地區的居民被視為一群無所事事的群眾,沒有可以談判的傳統政治中心。

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採取了這種態度——將他們視為與土地和家園脫節的實體,這種態度一直延續到以色列內部目前正在進行的關於如何對加沙以及最終被佔領的西岸進行種族清洗的討論中。

申哈夫-沙赫拉巴尼表示:“巴勒斯坦人的存在是暫時的,這種觀念一直存在,這是不可避免的。”

“人們常常會問,為什麼他們沒有在1948年或1967年(那場導致巴勒斯坦領土被佔領的戰爭)‘完成任務’,”他說,“人們認為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把‘納克巴’(災難日)說成是一個事件,但它是一個過程。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事件。它現在正在西岸和加沙發生。”

來源: 半島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