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晓辉

四川江油街头,防暴盾牌与《义勇军进行曲》轰然相撞的寒夜里,曾子”三省吾身”的千年古训在烟雾弹中化为齑粉。一场始于14岁聋哑人之女遭四小时虐打的悲剧,终以”牲口车”囚禁高歌市民的荒诞剧落幕。这面血泪浇铸的文明明镜,映照着霍布斯警示的契约崩坏、尼采预言的深渊凝视,更折射出儒家仁政在当代的殇逝。

一、仁政失范:儒家脊梁的断裂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圣贤教诲,在霸凌少女”进警局十次无事”的狂笑中支离破碎。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可当市民挺身护弱反被塞入牲口车铁笼,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的每日省问,已成对权力失职的泣血拷问。韩非子疾呼”刑过不避大臣”的法治理想,在特权庇护前脆如薄冰——当跪地求告的聋哑母亲遭遇催泪瓦斯,仁政的最后一缕微光就此熄灭。

二、契约崩解:权力异化的深渊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的警钟轰响:当权柄无力护卫最孱弱的少女,社会契约即告瓦解。福柯洞见的”规训权力”在此扭曲畸变:本应教化迷途者的矫治学校,沦为施暴者的免责金牌;而黑衣人挥舞的警棍,恰是公权力异化为暴力机器的铁证。更可怖者,尼采箴言在此应验——当民众被迫以唱国歌抵挡警棍,正义的抗争者已在深渊凝视中遍体鳞伤。

三、文明救赎:东西哲思的烛照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诘问如雷贯耳:”强力并不构成权利”。当”牲口车”的铁笼囚禁赤子之心,洛克笔下的政府合法性荡然无存。然《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治世理想,仍为废墟中的江油点燃明灯:唯有以曾子三省精神重塑吏治,以孟德斯鸠三权原则革新法制,使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再沦为恶行的盾牌,独立监察机制斩断黑衣人背后的权力黑手。

江油的硝烟终将飘散,但牲口车铁栏在民族精神上烙下的伤痕永不磨灭。当权力忘却”民为贵”的儒家精义,当律法背离”刑过不避大臣”的韩非训诫,社会便坠入霍布斯预言的丛林战场。若不能以刮骨之勇践行《礼记》天下为公的誓言,今日镇压弱者的烟雾弹,终将化作埋葬文明的墓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