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35天。

戰況
- 烏克蘭當局今天指出,俄羅斯軍隊於夜間發射26枚飛彈並出動597架無人機襲擊烏國各地,造成至少4人喪命。
- 攻擊也破壞了從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和蘇梅到西部的利沃夫、盧茨克和切爾諾夫策的民用基礎設施。
-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它襲擊了利沃夫、哈爾科夫和盧茨克的烏克蘭軍工企業,以及軍用機場。
- 聯合國駐烏克蘭人權監測團表示,6月的月度平民傷亡人數是三年來最高的,有232人死亡,1,343人受傷。
- 在俄羅斯,據州長維亞切斯拉夫·格拉德科夫稱,別爾哥羅德地區一名男子在一枚砲彈擊中一所私人住宅後死亡。
俄軍597架無人機26枚飛彈襲烏克蘭 釀至少4死
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持續3年多,近幾個月來基輔與莫斯科當局都加強了空襲力道,美國主導的停火談判則陷入停滯。烏克蘭當局今天指出,俄羅斯軍隊於夜間發射26枚飛彈並出動597架無人機襲擊烏國各地,造成至少4人喪命。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俄軍發射26枚巡弋飛彈,並出動597架攻擊無人機,其中超過一半是「見證者」(Shahed)無人機。
烏克蘭空軍聲稱,已擊落319架「見證者」無人機和25枚飛彈,另有1枚飛彈和大約20架無人機擊中「5處地點」,但空軍沒有詳細說明。
澤倫斯基提到,俄軍空襲烏克蘭西部切爾諾夫策州(Chernivtsi),導致當地至少2人死亡、20人受傷。
烏克蘭地方當局指出,同樣位於西部的利維夫州(Lviv)有6人受傷,東南部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有2人殞命,東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則有3人受傷。
澤倫斯基今天還呼籲西方盟邦對莫斯科當局實施新制裁,以阻止俄軍近來屢創紀錄的大規模空襲。
政治和外交
-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告訴來訪的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北韓準備「無條件支持」莫斯科在烏克蘭採取的所有行動。
- 根據北韓官方媒體報道,早些時候,拉夫羅夫在元山與北韓外相崔善姬舉行了會談,他們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承諾支持維護彼此國家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拉夫羅夫也警告美國、韓國和日本不要組成「針對任何人,包括朝鮮,當然也包括俄羅斯的聯盟」。
- 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佐表示,他的政府希望在周二之前與歐盟及其合作夥伴就斯洛伐克不會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而受損的保障達成協議。斯洛伐克一直阻止歐盟對俄羅斯的第18輪制裁方案,因為它不同意在2028年結束所有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提案。斯洛伐克的大部分天然氣來自俄羅斯供應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根據一份有效期至2034年的長期協議,斯洛伐克認為此舉可能導致短缺、價格和過境費上漲,並導致索賠。
- 俄羅斯將西方制裁歸咎於其與聯合國達成的便利俄羅斯食品和化肥出口協議的破裂。這項為期三年的協議於2022年簽署,旨在抑制全球食品價格。
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朝鮮元山會面並握手美聯社.jpg)
俄媒稱俄外長拉夫羅夫抵達中國 將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議
俄羅斯傳媒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抵達中國,將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
俄羅斯外交部早前表示,今次會議將是8月30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的上合峰會籌備工作的關鍵階段。
拉夫羅夫由北韓轉抵中國。他在北韓期間,與北韓領袖金正恩及外相崔善姬會面。
武器
- 烏克蘭總統澤基米爾·澤連斯基表示,基輔「即將與美國就新的『愛國者』系統及其飛彈達成多層次協議」。他補充說,烏克蘭正在加緊生產自己的攔截系統。
和川普4月出席教宗方濟各的葬禮美聯社.jpg)
分析
烏克蘭對川普的「轉變」存在分歧
塞夫萬·朱萊格-基輔
短短半年間,從理解莫斯科到怨恨俄羅斯總統普京,從在白宮斥責和「羞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同情烏克蘭人,美國總統川普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經歷了多次「轉變」。
過去一周,川普與普京和澤連斯基通話後,其立場發生了重大轉變,澤連斯基稱最近的會談是「他上任以來最好的會談」。
許多烏克蘭人問道:“川普終於看到曙光了嗎?”他們預計川普將在下週一對俄羅斯做出“重大聲明”,至少會對莫斯科實施嚴厲制裁。
最後的機會
包括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內的官員表示,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的可能性已經很小。觀察家認為,川普在給普丁「最後一次機會」後,現在意識到了這一事實。
作家兼政治分析家維塔利·博爾特尼科夫認為,川普故意無視普京對他的嘲諷,在連續五次電話交談中均未滿足他的任何要求,而在第六次通話(上週)之前,他向普京做出了重大讓步和姿態,停止向烏克蘭供應武器,並部分豁免對一些俄羅斯金融機構的製裁。
他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繼續表示,「普京應該理解美國的信號並做出建設性的回應,例如宣布暫時停火,或者表示願意在伊斯坦布爾進行認真的談判。但相反,他卻對烏克蘭發動了迅速而大規模的攻擊,這讓特朗普感到憤怒、受到侮辱,並遭到普京的不尊重,在我看來,普京錯失了一個巨大的機會,這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次機會。
博爾特尼科夫認為,如果俄羅斯總統不盡快意識到自己必須“清醒過來”,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供一些能夠體現其尊重與合作的東西,他將陷入真正一個令人尷尬的境地,如同“錯失良機”。
而在其他人看來,烏克蘭本身就足以讓川普相信其有能力打擊和削弱俄羅斯,而莫斯科不會透過他所倡導的政治手段來回應和平呼籲。
說服川普
戰略政策專家塔拉斯·扎霍羅德尼告訴半島電視台,基輔能夠向川普施加壓力並說服他,特別是在6月初針對俄羅斯戰略機場發動「蜘蛛網」行動之後。西方整體上「總是依賴那些能夠積極、有利地完成任務的強者」。
據他所說,烏克蘭也回應了談判的呼籲,並暗示可能做出讓步,讓川普相信烏克蘭希望和平,而普丁在欺騙他,希望戰爭繼續下去。
但其他人並不認同這種樂觀態度,他們不相信美國總統會堅定地站在基輔這邊。相反,他們時不時地大喊:“不要被川普和他的言論所愚弄。”

其中包括前外交官羅曼·貝茲梅爾特尼,他告訴半島電視台:“毫不誇張地說,特朗普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控制著他的行動,這就是他立場轉變的秘密。他對反對者、批評者和固執的人懷有敵意,而對讚揚他的人則很友好。”
「美國總統最近承諾的10枚『愛國者』飛彈夠嗎?」 貝茲梅爾特尼問道。 “當然不是。剩下的就交給德國總理吧,他承諾為基輔購買。這是商人特朗普不變的邏輯。”
他認為,在川普的領導下,美國將不會成為烏克蘭的可靠夥伴,至少在2025年不會。他解釋說,“川普批評了美國傳統基金會準備的2025年計劃文件,稱其作者瘋狂,但我們看到他的政府正在嚴格執行其中的規定。”
這位前外交官解釋說,該文件明確指出,華盛頓的優先事項在印度-太平洋地區,中國和俄羅斯構成全球威脅,但歐洲必須按照計劃威懾莫斯科。該文件在這裡並沒有明確指出對烏克蘭的援助是優先考慮的,只是在支持以色列方面保留了援助的優先性。

謹慎樂觀
無論川普執政期間俄羅斯支持率是持續還是下降,有些人認為,此事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完全掌握在美國手中,而與西方國家視俄羅斯為威脅的整體趨勢更為相關。
烏克蘭議會國防委員會委員尤里·費多連科告訴半島電視台:“依賴美國的支持不容樂觀。我們怎能忘記上週媒體的頭條新聞:’特朗普正在耗盡烏克蘭的資源’和’美國正在退出戰爭’?”
不過,費多連科認為,國際夥伴對基輔的軍事援助不會在短期內停止,這與某個人甚至幾個人的意見或立場無關,而是體現了西方國家,特別是北約成員國的普遍、統一立場。
他認為,北約國家決定將國防開支從2%提高到5%,烏克蘭感到鬆了一口氣。他解釋說:“很簡單,一些歐洲國家無法投資國防領域,因為國防領域根本不存在。例如,盧森堡和其他一些小國就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將尋求我們的援助並投資於我們的能力,作為保衛他們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